7月3-4日,CCFA新消费论坛——2024中国购物中心与连锁品牌发展峰会在上海宝华万豪酒店举办,峰会将围绕 “把握消费者心智需求,发展商业新质生产力” 这一主题从多个维度、以多种形式展开探讨交流分享碰撞。(中国新闻网 )
据“上海发布”,作为上海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又一标志性品牌活动,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7月6日正式启动,盛邀全球游客相聚上海、体验上海,乐享上海夏日的无限魅力。“上海之夏”全球合作伙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东方航空、百联集团、锦江国际、携程集团、万豪国际、国泰航空逐一发布特色亮点服务活动和举措。(新浪财经)
2024上海海湾活力街区“cityWalk街励”拉开了帷幕,将在半个月的时间内举行多项文旅活动。例如7月13日,大众书局将特邀《金猴宗师》作者六小龄童来到现场,对话经典、传承文化,与“美猴王”面对面。7月中旬,海湾镇还将在火车头城市书屋,举行“不童凡响”儿童艺术畅作 show活动,以儿童友好街区为起点,通过儿童视角,从一米的高度以水彩画、油画、树叶贴画等绘画艺术形式,畅想孩子心目中的活力街区的模样。(上观新闻)
7月6日,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夏日纳凉 苏河茶馆”主题活动启幕,以茶为媒,以纳凉为趣,于公园峡谷之间巧妙构筑一座“苏河茶馆”,在传统古韵与自然场景的交织中,演绎苏州河畔的夏日风物诗。(东方网)
7月7日消息,永辉超市苏州印象城店宣布将于7月29日结束营业。据悉,该项目位于苏州园区现代大道1699号负一楼,总面积7503平方米,提供蔬菜生鲜、食品、日用品、家居用品、宠物食品等多种商品。(观点)
日前,泰安爱琴海购物公园政务驿站揭牌启用。该政务驿站主要为商圈企业、群众提供营业执照、食品经营、公共场所卫生、电影放映等政务事项咨询、集中办理、政策推送、法律咨询等服务。商户可向政务驿站提出办事需求,岱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按需派遣专员上门办理。(大众网-大众日报)
7月5日,记者从衢州智慧新城管委会了解到,本月,鹿鸣岛银泰inPARK将有一个室内动物园投入使用,为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增添一丝乐趣。眼下,这家名为咕咚森林的动物园处于装修收尾阶段。鹿鸣岛银泰inPARK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两天各种道具陆续进场,预计7月中下旬就可以开园。这是一家沉浸式动物园,近3000平方米,总共上下2层,最大的特色是360度模拟自然环境,超真实还原动物生活场景。(衢州日报)
近日,The North Face 位于西安赛格国际购物中心的户外探索店重装开业。全面升级的亚太首家The North Face户外探索店囊括品牌的户外运动、户外休闲及真正探险级装备的北面Summit Series巅峰系列等众多产品系列,从概念叙事、视觉陈列和消费者体验等多维度升级,打造全新的复合型零售空间。(福布斯中文网)
近日,百年专业跑步品牌Saucony索康尼推出全新TRIUMPH胜利22鞋款,同时,Saucony索康尼正式宣布知名演员彭于晏成为品牌代言人,呈现TRIUMPH胜利22及全线品牌产品。(福布斯中文网)
学大教育7月7日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1.3亿元-1.85亿元,同比增长46.32%-108.23%。报告期内,公司个性化教育业务市场需求提升,受个性化教育培训业务季节性周期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36氪)
7月1日,连锁咖啡品牌Tim Hortons中国业务(以下简称:Tims天好中国)宣布获得了创始股东笛卡尔资本和国际餐饮集团RBI总计高达6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72亿元)的融资和额外资金。此次获得融资的同时,Tims天好中国出售了炸鸡品牌Popeyes的中国业务,距离收购这一业务不足一年半时间。(蓝鲸财经)
近期,上海对星巴克、瑞幸咖啡等24家连锁咖啡企业开展普法培训和合规指导。记者尝试通过星巴克、瑞幸、costa等小程序购买咖啡,都遭遇到了需要同意相关隐私政策、同意被获取位置,才可以进行点单的情况。网络安全专家表示,这些小程序,普遍存在强制收集和过度索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问题,企业也未按照法律要求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因此呼吁,相关咖啡品牌以及APP开发厂商应从消费者权益角度出发,保证程序的合规性。监管部门不仅要加强监管,同时要给予一定的指导。(荔枝新闻)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7月7日19时28分,2024年暑期档档期(6月1日-8月31日)总票房突破30亿,《云边有个小卖部》《默杀》《头脑特工队2》分列档期票房榜前三位。(36氪)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7月7日20时 23分,《默杀》单日票房破亿,已连续2天单日票房破亿,截至当前累计总票房已超 3.63亿。(新浪财经)
根据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每月发布的《广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市场运行管理监测信息月报》,从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广州报备网约车数量从9.74万辆增至12.12万辆,注册驾驶员从12.91万增至13.85万;与此同时,从去年12月到今年5月,网约车日均订单量则从14.21单下降至12.22单,日均营收也从343.34元降至311.63元。这意味着一些网约车司机即便是“整月无休”,在未扣除用车成本的情况下月收入也不超1万元。(财联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