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并星标⭐
如果说成都近两年有哪些商业项目值得关注,成都COSMO一定是必选项!
成都COSMO在商业市场的“爆火”,不仅为成都非标商业的热度添了把火,也将上普集团这个成都本土企业推到了商业台前!
在本次的成都商业调研里,上普刚刚亮相的又一旧改新作“GOGO EGO”潮流百货,也吸引了我们的关注。
毗邻春熙路的EGO壹购潮流购物广场,曾是国内首座主题潮流街区,改造而来的GOGO EGO则是新晋潮人打卡地。
作为成都COSMO的“续作”,从GOGO EGO身上能看到不少成都COSMO的影子,比如吸引人眼球的外立面、买手店式的集合店、体验式商业等。显然从成都COSMO的巨大成功里,给了上普抓住当代“年轻人”的新思路!
5月1日焕新亮相的GOGO EGO,也已于7月8日正式开业。试营业这两个月,KAKA巷和HELLO KITTY展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拍照打卡,但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在商业市场上的讨论度并不算高。
来源:小红书
近些年,成都商业加速迭代,涌现出了各种以年轻人为主要群体的商业项目,诸如晶融汇、REGULAR源野、成都COSMO、东郊记忆等,年轻消费者的可选择性也越来越多,商业期待的阈值也被拉高。在非标商业逐渐泛滥的当下,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差异化定位,还是门好生意吗?
曾是成都“街拍圣地”
历时半年改造
五一期间日均客流量近4万人次
GOGO EGO由EGO壹购潮流购物广场改造而来;EGO壹购潮流购物广场位置非常好,毗邻春熙路,项目就在东大街与暑袜南街交叉口。
作为见证了成都城市发展的商业项目之一,承载了不少90后成都人回忆的EGO壹购潮流购物广场,也有段不长不短的高光史。
在淘宝等线上购物还不发达的时代,于2009年11月开业的壹购潮流购物广场,正好踩在了国内韩剧播出,韩流、日流盛行的时间节点,项目以“中国首座主题潮流街区”亮相,还在商场B2层打造了“韩国城”,成为当时成都的“街拍圣地”,紧紧抓住了城市里的年轻客群。
只能说潮流瞬息万变,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老百货”们只能慢慢被淘汰。这几年上普也在陆陆续续对手上的商业项目进行升级改造。
在经历半年的升级改造之后,EGO壹购潮流购物广场也于今年5月1日重新开业,并且更名为“GOGO EGO”。
在毗邻春熙路的优势区位加持下,升级改造之后的GOGO EGO效果还挺明显的。根据项目负责人王远航透露,五一期间,商场每天的人流量就有近4万人次。
焕新归来的GOGO EGO潮流超市有怎样的调整思路?
空间上摆脱了档口式格子间
强化商业辨识度与打卡属性
楼上楼下割裂感严重
在项目开业一个月之后,独角Mall也是实地探访了GOGO EGO潮流超市。
GOGO EGO保留了B1-B3层并且正常营业,此次改造也主要集中在地上,即L1-L5层。B1-B3以老百货式档口型零售为主,L1-L5是“大型潮牌集合店”,L6-L7层则是打卡地[KAKA巷]。
作为一个旧改项目,GOGO EGO的硬件其实已经定型了,但上普在改造里,强化了整个商场的辨识度和体验感。
一、以显眼的亮黄色做为主色调增加辨识度,形成差异化,搭配热门线条小狗“吉祥物”。
改造之后的GOGO EGO的外立面呈现亮黄色,既显年轻又显活力,在略显灰扑扑的十字路口就显得非常显眼,一眼就能看到,形成了十足的反差感,也具有差异化。
商场的吉祥物换成了黑白色的腊肠狗,也与商场想打造的宠物友好概念相符合。
整个商场的大中庭和条幅吊旗,都是亮黄色,洗手间也是亮黄色的。
二、强化了商场的打卡属性,用打卡吸引年轻人。
GOGO EGO强化了整个商场的打卡属性,在商场每层都设置了不少打卡点。
比如将每层的楼梯口设置成了系列主题休闲区和打卡点,L1层是SUBWAY主题,L2层是BOARDING主题,L3层是AIRPOT主题,L4层是HAIRCUT主题。
以女装为主的L3层整体设计成了玫红色,右侧也做成了粉色休闲空间。
充满涂鸦的男试衣间和女试衣间。
L4层的左侧也被打造成了带有度假风的休闲打卡空间。
L6-L7层则是多巴胺风格的“小镇”[KAKA巷],引入了野狗商店、發·现杂货铺、你好象、古灵金堡、光圈山脉、Cake Shop等品牌。
三、在空间上,摆脱了传统百货“档口式”的空间,做成策展类商业空间,增加可逛性。
上普将商场L1-L5层的格子间小店都清退,转为由商场统一接手运营管理。
升级改造后,原本的百货“档口式”的格子间都被打通,使整体的商业空间更开阔,也更加具有可逛性。
项目在L1层-L5层引入了200多个品牌,基本上都是小众潮牌,涵盖山系户外、甜酷风、甜美风、中性风、亚文化等风格,组成“国内最大潮牌集合店”,并且采用商场自营模式,形成“潮流超市”。
商场L1层以球鞋潮牌+甜酷风为主,引入了kaalixto、shootbrand、abc、GRKC等品牌;
L2层以山系户外+中性潮牌+辣妹为主,引入了SPTF、livingtown、kreate、buttbill等品牌;
L3层以甜美风+亚文化为主,引入了Pinksoink、Necy、UNIFREE、宇宙大王等品牌;
L4层以中性风/运动风+包饰香氛+家居内衣为主,引入了Bosordonts、步履不停、1997等品牌;
L5层则以宠物用品和杂货原创为主。
因为品牌都是开放式的布局,也没有强调什么品牌名,店员也比较少,所以在逛的时候,对品牌的感知其实是比较弱的,会不自觉的当成一个大型集合店来逛。
四、不过楼上和楼下割裂感严重。
上普对GOGO EGO的改造还是主要集中在L1-L5层,B1-B3层就基本没什么变化,除了B3层,B1和B2层还都是档口式小店,逛到下面就会感觉割裂感比较严重。
另外,就笔者在现场的观察,韩国城还是有不少女生在逛的,也能看到买完东西的女生,但楼上的潮流超市感觉提袋率并不怎么高。
整体逛下来,感觉商场的餐饮也比较一般,没什么吃的。不过在商场L1层外面有一排餐饮档口小铺和小市集。
作为旧改商业有惊喜但没新意
上普没能复制成都COSMO神话
作为旧改商业,GOGO EGO通过强化辨识度与体验感,在短时间内将一个“硬件有限”的老百货塑造成了具有差异化的潮流打卡地,将年轻人吸引进来,还是带来了不少惊喜的;这也同样基于一定的招商能力以及准确的风格定位判断。
GOGO EGO的变化也可以给到当下一些老百货“焕新”启发,即“强化商场辨识度+体验打卡属性”。
但就笔者的个人逛感体验而言,刚开业的GOGO EGO有新鲜感,却并不算很有新意;只有图片的HELLO KITTY展览其实也有点“粗糙”。上普显然没能复制成都COSMO的商业神话。
GOGO EGO想打造学生党的“质价比天堂”,但改造升级之后的潮牌,显然还是会比原来的档口式小店的价格有所上涨,带有强烈的风格化的小众潮牌们,可能还是会有一定的风格受众限制。
是以在社交媒体上,还有不少网友在问商场里的“韩国城”还在不在,这或许也算商场的“巧思”之一,保留了原来的“优质区域”。
不过过了开业初期的新鲜感之后,商场又该如何引流?特别是在非标商业“泛滥”、策展活动丰富的成都,年轻消费者的游逛目的地选择非常多,如何持续保持独特性,或许才是更应该考虑的。
你对GOGO EGO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分享~
往期阅读推荐
重磅评选!北京SKP还是第一吗?
悬!成都vs杭州,谁会是Z世代最爱的城市?
靠“吃谷”翻红,13个谷子品牌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