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五一期间,“每个城市都来了1亿人”“游客攻占多个旅游城市”等话题在社交平台上霸榜。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少小城市的旅游订单增速超过很多北京、上海、成都等一、二线城市。县城旅游成为小长假里游客心中的“新宠儿”。此外,人们在城市旅游行程中,最愿意打卡的地方也由“著名景点”变成了在地当红的“商业街区”。



无论是被称为“沪上Citywalk天花板”“宇宙街拍圣地”的武康路-安福路街区,还是成都的春熙路、武汉的楚河汉街、广州的骑楼老街永庆坊,还是重庆的梦幻之岛洪崖洞等,都早已成为霸屏朋友圈页面的人气打卡地。

这些大街小巷,也组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灵魂。今天,我们盘点了部分代表性的热门打卡街区,看它们如何将“文化+商业+旅游”进行有机融合。
天津,赤峰道
浪漫有趣,烟火气中的欧式老街
在这个“五一”,1407.86万接待游客人次、122.1亿元旅游收入再次说明,天津依然位居城市旅游“顶流”第一梯队。

除了当前最知名的早餐IP“西北角小吃街”,对于许多第一次来天津旅游的人来说,和平路、滨江道是必逛的,但从和平路到滨江道,大家都喜欢走一条路——赤峰道。走着走着,这里就成为了新晋网红。
在煦暖的春日漫步在赤峰道上,从津湾广场走到中心公园,走过瓷房子博物馆、张学良故居、张爱玲旧居,到达天津最传统的商业街南京路,是推荐最多的市区Citywalk路线之一。

“后街经济”,业态灵活且潮
赤峰道,一端连着南京路和营口道的五岔路口,平日最是繁华、热闹,一端又是迥然不同的风景。
作为围绕“金街”建设的特色“后街”,这里的消费业态更加多元化和接地气,特色品牌、新潮小店等提供了灵活的消费空间,吸引着追求个性的消费者。
这条全长不到2公里的窄路上,布满许多“洋气”的小店:
一家照相馆在楼顶吊起了有粉色“天津”字样的巨型黑气球;一家面包店研发了西开教堂造型、黑巧香橙味道的文创雪糕;

一家招牌是大大的北欧风英文字体的冰淇淋店,门口熙熙攘攘顾客,窗框旁挂着当季最流行的火龙果色心形气球,上面印着手写体歌词“我肯定在几万年前就说过爱你”……

赤峰道建于1886年,有着深厚的历史,林林总总有不少的知名建筑物和名人故居。
赤峰道72号现在是我们熟知的“瓷房子”,评为“全球十五大独特设计博物馆”之一。这里由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件古瓷器、20多吨水晶玛瑙等为装饰。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现在的赤峰道,那就是色彩斑斓。
这里新开了很多咖啡店和美食店,逐渐成为来津旅游的必到打卡地,或独自漫步,或好友相聚,走走停停,累了就钻进咖啡店,感受这条老街的生活百态。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同备受关注的“6A景区”狮子林桥跳水baibai们一样,海河边的李公楼桥下地道涂鸦,突破“天津6A景区”的“上限”,在全网火成了“8A级景区”,成为了天津的一个新晋网红打卡地。

成都,祠堂街
传承百年文艺的国际化艺术社区
对于外地人而言,祠堂街是陌生的,但在成都人心里,祠堂街曾是成都文化最为繁华与集中的地方,承载着这座城历史的温度,历经百年的冲刷,见证城市文化的兴衰。
在这百年里,祠堂街经历过无数次的改造与扩建,直到现在,以「祠堂街艺术社区」的全新模样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被称为“最有成都文化感,最有国际时尚感”的商业街区。

祠堂街艺术社区位于成都市中心,紧邻宽窄巷子和天府广场,是天府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由成都天府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成都市星光华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运营,计划总投资12.09亿元,总占地面积19.4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

项目以「百年文艺祠堂街」为定位,聚焦艺术与文化主题业态,希望通过历史文化基因挖掘、百年建筑修缮以及创新功能业态植入等升级赋能,为周边文博旅游资源提升配套,共建「十分钟文艺生活圈」,打造一处值得「专程拜访」的城市新场景和新目的地。

业态规划:
艺术生活:艺术商店、艺术酒店、艺术书店、演艺复合空间、美术馆;
艺术产业:艺术教育、艺术经纪、艺展活动、艺文传媒、艺术收藏、艺术拍卖、艺术修复、艺术金融、数字艺术平台;
艺术消费:轻奢古着、文创潮玩、生活美学、全球美食、川菜、老字号、茶咖轻食
目前,项目已联合木木艺术引入1家主力业态美术馆、1家全球首店及众多西南首店:木木美术馆、inner flow、store by .jpg 、MISBHV、观夏 tosummer、patagonia等高品质的时尚个性品牌店。



新品牌的入驻并没有改变街道原有的风貌,最大限度保留了成都的建筑特色,秉承着“在不破坏传统的情况下进行创新”的理念。这是老街翻新的魅力之一,也是城市容易建设出特色性地标的原因。
苏州,十全街
承载岁月流转和人文底蕴的“流量街区”
作为姑苏古城颇具文化底蕴的历史商业街区,十全街和姑苏人骨子里悠闲的特质如出一辙,足以代表苏州当下最鲜活的街区形态。
无论是“酒吧一条街”,还是“玉器一条街”,这条有树有桥有流水的古城街道,在苏州人心目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前段时间,位于十全街附近的乌鹊桥路凭借一面墙意外走红。白墙、帷幔配上“苏州”“乌鹊桥”的红色字体,充满了文艺与复古的气息,成为了新的网红地标打卡地。小红书、抖音平台上#乌鹊桥 苏州墙#话题热度近50万。


乌鹊桥南接乌鹊桥路,北连平桥直街,与十全街相邻,过了桥,不论你是向东或者向西走,都是十全街。
选择十全街的原因,主要是作为一个外来人,对苏州的感觉就是老城的白墙灰瓦、小桥流水,而这里满足了大家对苏州美好事物的全部想象。

十全街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街道,位于苏州古城东南部沧浪区,东起葑门安利桥堍,西至人民路三元坊口,全长2004米,宽约10米。
沿途串联起了网师园、沧浪亭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两侧的街巷里弄是地道的苏州市井,主街则被年轻人占据,成为了展现姑苏“年轻力”的窗口。在十全街走一趟,便能真切感受到古城的双面气韵。

图源:UP城市
业态逐渐多元化
在近几年的业态布局上,逐步优化了老旧的传统小型商业,引入艺术、创意、文化等体验式复合型业态,集聚文创品牌集合店、社区邻里中心、公共空间艺术等于一体。多元业态入驻,让十全街人气十足。

这里有家纺店、文房用具商店、音响店,这里也有咖啡店、面包房、冰淇淋店……随着越来越多的特色小店和独立品牌入驻,十全街的商业构成出现了多元化、年轻化的显著趋势,成为青年汇聚、潮人钟爱的“宝藏”街区。

年轻的十全街,已经与平江路、山塘街和东方之门等共同构成苏州的名片,并频频出现在网络的热门搜索中,在短视频平台的“街拍”中,贴着“网红打卡”的标签,成为游客的目的地之一。
它在苏州的迷人之处以及火热程度,不亚于上海的“巨富长”(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

古老与现代交融,商业与生活同在,传统与潮流并存……十全街在“古”中出“新”,层出不穷的网红打卡点,生生不息的潮流新业态,重塑着姑苏气韵,重构着生活肌理。
十全街的精彩,还在继续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永昌汇商业街已于4月25日取得竣工备案。目前招商中,预计9月底全面开业。

永昌汇商业街占地面积2014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459.05平方米,包含酒店、商业、餐饮等多种业态,致力打造苏相合作区地标性商业。
目前,已确认的首批品牌商家包括:星巴克、麦当劳、愉粤江南、鑫花溪、悦来轩、水馨阁、满江秋青花椒烤鱼、探花纸包鱼、潮汕酱记鲜牛肉火锅,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餐饮品牌陆振兴、生煎何太急、7分甜等。
广州,东山口
潮流与市井的交错
在易中天《读城记》中曾这么说:“如果说,北京的风格是‘大气醇和’,上海的风格是‘开阔雅致’,厦门的风格是‘美丽温馨’,成都的风格是‘洒脱闲适’……那么,广州的风格就是‘生猛鲜活’。”
现今广州老城区最热门的网红打卡点,城西有“永庆坊”,城东则有“东山口”。
永庆坊位于广州百年老街恩宁路,始于1931年,是广州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这条被誉为最“广味”的老街,承载着广州千年商都的文化记忆。

广州东山口,则折射了新旧文化融合的立面,打开了潮流文化艺术的窗口。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街区。这里有着493座百年历史的西洋花园别墅建筑群聚落,也曾是华侨、富商和政要的聚居地,是广州市经典的老城区之一。

庙前西街洋楼建筑
在广州本地人眼中,东山口也不过是去学堂上学、去教会礼拜必经过的普通生活区,其中三大百货、几大中学及补习机构孕育和陪伴无数东山人。
而这个充满烟火气息和历史文化氛围的街区,目前成为了广州最时髦洋气的宇宙中心。除了东山口,你很难想到广州哪个区域还能集聚这么多富有态度的潮店。
很多广州人所说的「东山口区域」,其实并没有很标准的边界。大概可划为【庙前西街、庙前直街(北)——均益路(西)——东华东路(南)——恤孤院路(东)】所围成的区域。

打卡路线图 | 源自小红书
庙前西街,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与文艺并存。街道的两旁潮店各具特色,流行元素和文艺气息相得益彰;街上的潮人熙熙攘攘,共同探寻个性与创意的无限可能。
均益路,是一条充满生活情趣和文艺气息的小巷。它也是现代文艺的聚集地:沿途的小店铺琳琅满目,还有许多小而精致的咖啡馆和书店,吸引着人们驻足品味。
东华东路骑楼老街,如同一座承载着时光记忆的长廊,将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繁华融合在一起,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韵味。

培正路洋房
东山口的小巷道给人一种行走在日本代官山的感觉,有坡度、有拐弯、有惊喜、有大家深藏的秘密据点。从咖啡馆到餐酒吧,从生活方式名所到潮流买手店,名人故居与网红的商店相伴,舒适的步行游逛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东山口的街道及路网,尺度适宜,每条小巷子都有不同的风情

市井井氛围及人情味始终交织在一起,形成东山口独特的优势。
高热度、圈层化业态
东山口如今的潮流时髦氛围,与2012至2016年间入驻的品牌强相关联。
西侧有Bad Market、庙前冰室,他们带起了岭南独有的街头潮流文化,同时东侧迎来了逵园、慶园Vintage Boutique、在地文化等,将新潮艺术赋予历史建筑新的生命力。

Bad Market

恤孤院路逵园艺术馆
Bad Market的邻居是潮流集合店3MODE,是一家用买手店+酒吧+展览三种模式混合经营的门店。
而Bad Market另一个邻居则是帽子爱好者的天堂Cocktail Jojo,其美式复古的门面也是潮人的驻足之地。众多富有态度的潮店聚合起来,在庙前西街形成了一个充满新锐气质的门店群落。

3MODE

Cocktail JOJO
这些品牌主理人将新潮前沿的美学体系带给东山口,也成为了广州潮流青年的聚集地与发源地。
多种风格的门脸儿与极具历史感的街区交织形成了好拍的背景板,短短几百米的街道可以看到美式复古、机械工业、山系露营等多种风格各异的设计感门店,在其中又有无数「潮人」带着花与宠物在此打卡拍照,在小红书上关于东山口的笔记超过8万篇,与上海的安福路有着类似的走红节奏。

东山口随处可见的潮流青年
(图源小红书@Scarlett魔力红、建筑生的旅行日记、沙拉男孩)
东山口,不仅有众多潮流商品,也有各式潮流美食,吸引追逐潮流的年轻人徜徉其中,一享口福。

图源:iziRetail热点
此外,2022年5月“东山印象·一方东山”开业。更多当红品牌进驻,如国际品牌KANGOL,国潮品牌FPA Store、PCLP、Wassup、独立香氛品牌SECRETS‘DOOR品牌首店、潮鞋品牌OLD ORDER首家线下门店等。


品牌分布以庙前西街、一方东山为核心向周边扩散,逐渐形成主理人品牌聚集氛围。东山口从小众圈子的狂欢成了“必打卡潮流名片”。

2023年以来,品牌的细分品类变得更加丰富。除了潮牌和vintage继续进驻外,还有杂货类、少女装、包包等,如UNDEFEATED、BEERBRO、MASONPRINCE、Weekend hub、UNPOP STORE、bag (bag) bag等。

3月份,Aesop便将广州首店落在恤孤院路(原白鸟之歌的位置)。


原白鳥之歌
如今的东山口,商业氛围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也吸引更多实力品牌在此落地首店,其“潮流值”水涨船高。品牌们从东山口陆续到全国开出更多门店,展示带有东山口标签的潮流态度与品牌格调。
重庆,紫薇路商业街
渝北“烟火气”,重庆“小曼谷”
紫薇路,又称“重庆小曼谷”,紫薇路位于龙塔街道,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紫薇路商业街逐渐热闹起来。2023年被市商委评定为市级夜间经济示范区。

紫薇路,位于江北区和渝北区交界的城市核心地段——黄泥磅龙塔街道。

千米长的街道两侧集聚了150多家高品质、多业态、风格化的商铺,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品尝美食。各具特色的小店将市井里的时尚与烟火串联起来,碰撞出了独具特色的火花,成为渝北旅游新热点,让不少年轻游客大呼过瘾。

其实,早在2019年以前,这里还是一条以副食零售、汽修汽配、农贸市场为主要商业形态的老街,在未改造升级前,脏乱差是这里的常态。
紫薇路能成为“网红路”,就是在商业业态翻新过程中,引进了许多新零售、餐饮、休闲、文化、娱乐品牌,打造了以文艺、时尚、复古为主调性的消费新场景,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的消费供给体系。

“文化+商业”的高品质、多样化的时尚艺术街区
依托于网红属性的商家店铺和新式的消费浪潮,紫薇路已然成为黄泥塝最潮的商业,最不缺繁华的地方。各种新潮的食肆、咖啡店、买手店、小酒馆交错分布、徐徐铺开,每家店装修各有特色,但又总体风格统一,曼妙的文艺感和老重庆的市井烟火气在这里撞了个满怀。

紫薇路的美食横贯中西,包罗万象的创意小店,足以让你爱吃、爱美、爱拍的三个愿望,一次满足。这里不仅包含异国风情,还有中华传统美食菜系,从粤菜、到云南菜、到淮扬菜、再到川菜,只要你想吃,这里都能找到。
除了美食,这条街上还穿插着琳琅满目的首饰店、精致的中古店、休闲的瑜伽馆、移动图书馆和三层小楼的设计师原创服装工作室,各色小店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在紫薇路,新与旧、快与慢、时尚与朴素碰撞出一股靓丽的生命力,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不断升级的美好生活体验。
长沙,潮宗街
长沙城的弄“潮”儿
如果有一条街可以代表长沙年轻人的潮流腔调和生活姿态,潮宗街一定当仁不让。
在这条拥有400多年老麻石路的街巷里,有着独一无二的都市感,是长沙“潮人”们的聚集地。坊间有句话称:“不入朝宗门,不进长沙城。”足以印证这一点。

图源:星球引力场
位于开福区的潮宗街是历史文化街区,北到营盘路、南到中山路、西至湘江大道、东至黄兴北路,宋、元、明三朝都在此处砌有城墙,是老长沙核心区。街区虽不大,但内有乾坤,时务学堂、九如里公馆、金九活动旧址等多处历史建筑均藏身于街区内。


图源:星球引力场
经过不断地升级改造,如今潮宗街跻身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是长沙宝藏街区的新晋流量密码,同时作为“最长沙”文旅打卡地top10的必打卡地之一,更是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人们前来打卡拍照。


图源:星球引力场
在潮宗街不仅有各式各样的商铺,吃的、喝的、玩的全覆盖。当你走进这条古朴老街,人声沸鼎的青年浪潮扑面而来。
目前,网红书店长沙十二时辰、空空客厅民宿、Randomevent湖南首店、青创空间已相继落户街区。创新的业态、丰富的体验、多元的场景,让潮宗街成为城市烟火气、潮流范、文化味的缩影,为长沙城注入更多地生机与活力。


图源:星球引力场
走累了就去布满涂鸦墙的怪物避难所提供的乌托邦世界看一场艺术浓度极高的展览,沉醉在咖啡的醇香浓郁之中;也可以驻足青山书房的古色庭院,和三五好友围炉煮茶叙说心事;
亦或是走进24小时营业的长沙十二时辰书店阅读观展,你都会不自觉地放慢生活的节奏,在老街里偷得浮生半日闲。

图源:星球引力场
持续升级改造之下,目前潮宗街已形成文创设计、潮流品牌、民宿餐饮等发展优势,成功打造了七里三分、共悦街区等特色街区。

图源:星球引力场
在潮宗街,门外是车水马龙的喧嚣,而门内却像是被按下暂停键一般的世外桃源,生活被调整到了最理想的状态。

图源:星球引力场
这条古街,一头连着过去,一头指向未来。
福州,烟台山
链接自然与人文的时代坐标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城有三张城市名片。三坊七巷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里坊街区,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称;上下杭是过去福州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是闽商文化的集中体现。
第三张名片就是烟台山,它位于中轴线的南端,北临闽江。

2015年,万科地产竞得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改造地块。在此之后,是历时7年的漫长设计与建设历程。
设计团队通过保留原有建筑形式,融入现代设计手法,以「中西合璧,新旧共存」的设计理念就相关区位进行针对性的立面改造、景观提升、业态升级,并结合景观环境与商业包装形成一主街、双环线、三组团、九巷道漫步式空间游逛格局,力图唤醒胡同街巷空间的生机与活力。

2021年10月30日,万科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一期开街,主要是东、西组团,业态包括潮流零售、轻餐饮等。
二期大致为仓前路与乐群路之间的池后弄、天安里、佛寺巷、崇圣庵、仓观顶五条巷道所覆盖的范围,业态包括休闲餐饮、酒店和书店。被称为北京“最美书店”的模范书局第一次走出北京,安家在佛寺巷的一栋建造于上世纪初的二层小楼。


南京,小西湖
当代老城南的市井生活气息
小西湖,即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是南京22片历史风貌区之一。在老城南的门东地区,小西湖是城市有机微更新的一个缩影,也将成为秦淮区的文化新地标。
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基于门东中轴线的地理位置,小西湖不断加强与夫子庙、老门东的相融相促,将小西湖与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产业充分融合,形成小西湖独立IP,打造成“原住民与新业态共生共荣的历史文化休闲街区”。

南京小西湖街区位于南京老城南东部,占地面积4.69公顷,是南京市28处历史风貌区之一。留存历史街巷7条、文保单位2处、历史建筑7处、传统院落30余处,被认为是南京为数不多比较完整保留明清风貌特征的居住型街区之一。

小西湖片区业态定位为文化展馆、非遗工坊、文创零售、民宿餐饮、休闲娱乐,并融合“夜宿”“夜食”“夜娱”等业态,丰富夜间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一些新文创项目已经落户,比如:腾讯打造腾讯棋牌IP场景“欢乐茶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打造“大闹天宫艺术馆”,引入书籍设计师、艺术家朱赢椿老师及艺术跨界人士设计打造虫文馆,建立木刻水印技艺馆信睦堂,引入精品民宿花间堂等。

一栋历史建筑变成了棋牌IP场景“欢乐茶馆”,老居民会去那里玩,同时那里也是线上线下场景的一个接口。

花间堂改造效果


虫文馆
市井烟火气与现代时尚感在这里交织,小西湖街区已成为当下年轻游客“深度打卡”南京必去的景点之一。

改造后的小西湖街区逐步入驻了一些咖啡馆等商业配套
如果一个店铺既连着前街又连着后巷,店铺在营业期间允许居民和游客穿越,前街后巷也就连起来了。街区里大量的公共空间,基本上都源自对街巷的复合式利用,源自每个门前屋后空间的释放。

歌子书店是直通翔鸾广场的秘密通道

由两栋公房改造而成的青年公寓吸引了年轻人入住于此
改造后的老城记忆与新城风貌几乎并置。原住民在新街区散步,新游客在老巷间穿行,前一步还是原住民晒在栏杆上的酸菜,后一步就是崭新的商业街区,这种属于当代的“烟火气”,重塑着人与城市的交互关系,定义着城市更新的价值。
海口,骑楼老街
非遗在老街中传承
骑楼老街,是海口这座城的“老祖母”,包括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古老街巷,覆盖面积约1.21平方千米,总长4.4千米,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层高的骑楼建筑600多栋。
4月7日,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沿着老街漫步,一砖一瓦的沧桑、一街一巷的喧嚣,编织出“旧”与“新”共荣共生的文旅画卷。

一座楼一处风景,一条街一种文化。
在海口骑楼老街,不仅是韩翠琼,糖画传承人张金玉、椰雕传承人柯秋枫、木雕传承人黄黎祥等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来到这里,让非遗技艺被更多人知晓、关注。借助非遗,骑楼老街也成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新舞台”。
今年“五一”假期,“向海而歌·奇幻巡游季”在骑楼老街举行,关公信俗、海口盅盘舞、海南八音、公仔戏等非遗技艺现场轮番上演,让市民游客大饱眼福。

即使不是节假日,在骑楼老街也能尽享“非遗盛宴”。走进位于骑楼老街的海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这里汇聚椰雕、黎锦、草编等36个海南特色非遗项目,让市民游客一站式了解海南非遗。
近年来,骑楼老街不断进行商业更新和业态优化组合,让历史文化、非遗艺术与现代时尚相融合、相碰撞,为市民游客奉上不一样的文化体验。作为海口城市的重要地标,如今的骑楼老街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在椰城不可错过的网红打卡地。

喝一盏小茶、抿一口咖啡,沉浸式听一曲琼剧;看黎族双面绣、糖画制作、椰雕;欣赏洋溢着艺术与青春气息的街头艺术演出……传统与现代相互映衬,让骑楼老街焕发时尚新活力。
结语
过去十年,生活的诗意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下,年轻人在生活节奏中“缺氧”,更加向往心灵上“诗与远方”的他们脱下社畜的外衣,从钢筋水泥的摩天大楼走进树影婆娑的街道,才能真正地做回了自己。
于是,“消失的附近”带着人情味的回忆,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细数下来,这些街道成为城市顶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新街”自成。即,由商户自下而上发生的街区活化。在碎片化的城市单元中,由自组织力量而形成的潮流打卡街。商家、运营者乃至游客、消费者相互接触、互相交流,在似乎无序的置换中带来了整体的有序。
二是,“老街”焕新。传统与新潮相互碰撞、烟火与艺术不断交织,老街作为弥足珍贵的时空媒介,在百年街巷的有机更新之间为我们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当潮流事物和老街氤氲着的松弛感与烟火气融作一团,则衍生出了一种活力慢活的街区氛围,吸引着人们前来打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