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见、理解、共融
作者/编辑
Sakura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以让一个从校园迈入社会的职场小白,从充满困顿迷茫,成长为“新手村”的带教老师。
但也会在度过和公司与职场的“蜜月”之后,面对更大的挑战和更日常的压力,滋生出“晋升还是跳槽?”“走管理岗,还是技术岗?”“拥抱这座城市,还是离开?”的疲惫和焦虑。
这些问题,对商业项目来说也是如此。
项目运营至三周年时,犹如一道分水岭——虽然逐渐被周围的消费者所熟悉甚至依赖,但不再有刚开业时的“新鲜感”,却又背上了更进一步的指标。
当面临着第一批客户的调整与续签,“路向何方?”,是团队成员都会面对的提问。
作为小而美代表性项目的漕河泾印象城,给出了“困惑之年”的答案:不忘来时的路,用“融入感”和“共情力”,激发无限的积极可能性。

“看见”职场人士
洞察情绪趋势
在各种“暴雷”“毕业”“裸辞”满天飞的冲击下,如今要让各类大厂、外企的员工掏出真金白银,似乎也不像三年前一样容易了。这倒并非因为“没有花钱的能力”,更多还是“失去了花钱的心情”。
在格子间里囿于一方小天地,在会议室里忙碌到分不清日夜的“陀螺”,在家里被打上“大龄未婚”的标签被日日盯催,在商场里被省略成“单身年轻客群”推送各种我并不需要的优惠……

背靠办公楼的漕河泾印象城
无论是最近爆火的“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保姆”系列短视频,还是被网友们拿出来“审判”的《如懿传》,其背后所揭示的,无一不是网友们代入了自己的“打工人”人设,对这种被压迫、被忽视的情绪“反扑”。
他们并非没有进步的意愿,也并非没有消费的冲动,但却越来越希望为有价值的事业去奋斗,而不是无意义的内卷;希望为自己欣赏的货品和服务买单,而不只是被当做“商场的提款机”。
或者说,他们更希望的是:被看见,被理解,被认同。
背靠着承载有14,000多家企业、30多万就业人口的上海市中心最大产业园区,浸润在这样一个“全民皆打工人”,甚至对职场带来的“磋磨”习以为常的园区环境里,第三年的漕河泾印象城成长为了一座“真正懂得职场人”的商业项目——
“看见”了无数个承压的他/她,用共情的视角,走到他们中去。

与大家玩乐的漕河泾印象城原创IP形象INTO
这种共情首先来自于项目用“拟人化”的形象,消融了商业空间的高冷和严肃感。
自漕河泾印象城开业之初,便推出了原创IP“INTO”。这是一只由青年新锐艺术家伍潇阳定制打造,在外形上兼具潮流感与科技感的太空兔。

从开业之日就矗立在漕河泾印象城门口的INTO雕塑
与不少开业之后就被“束之高阁”的吉祥物不同,三年的运营中,漕河泾印象城真正给INTO这一自有品牌资产赋予了满满的活力与个性。
在小红书平台上,漕河泾印象城打造了一个“核新弄潮、兔门永存”的不太正经的商场官方号,像一位存在于消费者身边的好朋友,链接起了商户、场域与客群。

“不太正经”的漕河泾印象城官方小红书账号
三周年之际,漕河泾印象城进一步对INTO的人设进行了丰满。
在原本的青年设定上,解锁了更细化的“解气官”新人设,用细致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当下年轻人所面临的职场挑战,用轻松有趣的形式、幽默诙谐的调侃,帮助他们卸下焦虑、释放压力、舒缓情绪。
在近日举办的三周年庆上,围绕升级的INTO形象,漕河泾印象城项目团队推出了创新场景“解气有限公司”,带来解气公司面试、脾气超好会议室、解气财务室、big胆,暴打饼屋等互动展示空间。

漕河泾印象城“解气有限公司”场景
不难发现,这些场景的设定,都与职场人士日常中的工作息息相关。建立在真实场景之上的夸张演绎,让“灰色”工作日常变为“黑色幽默”,反而更能激发大家的共鸣。
比如“你听听你说的是人话吗”的暴打饼屋,仿佛就是诸多职场人士的“超级嘴替”,通过把被压抑的心声公之于众,也更让职场人士发出“终于有人懂我了”的声音。

让你“锤碎”老板画的饼的“暴打饼屋”
而且,除了这些“画饼”场景,漕河泾印象城在精神共鸣之外还释出了“解压更解气”的相关实用周边:
职场人士参与打卡即可获得INTO受气包桌摆,INTO玄学塔罗牌、解气必备的INTO功德木鱼、缓解办公“腰”力的INTO抱枕等等福利,无论是要上班还是上香,总有能用上的一款。

“闲话受气角”
凭借着过去三年对市场趋势细致入微的洞察能力,以及对职场人士的充分倾听和深度互动,项目运营团队为整个园区,创造出了一座情绪共鸣的“游乐园”。
但漕河泾印象城所做到的,也不止于此。

扎根“民选”土壤
迭代多元品牌
在漕河泾印象城开业那天,我写过一篇文章,提到它是市面上第一家将最好且最受欢迎的咖啡茶饮品牌们“一网打尽”的项目。
从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这三大新式茶饮巨头,和星巴克臻选、LAVAZZA、Manner、M Stand等咖啡届顶流……一转眼,它们都也与项目携手度过了三周年。
头部品牌的稳定是商场业绩的最好证明。同时,也给了项目更大的空间去施展拳脚,招揽更多的“新伙伴”。

三周年的漕河泾印象城
一方面,在项目原有优势餐饮品牌的带动下,例如大众点评区域特色菜榜排名第1的京悦荟·京沪融合菜、火锅榜排名第6的纯味斑鱼府、东南亚菜榜排名第2的新时泰、第4的滕记星发餐室等,漕河泾印象城不仅服务了周边的园区人群,也成为了周边社区居民的理想聚会场地。
今年,漕河泾印象城又陆续引进了齐齐哈尔徐汇购物中心首店,以及云锦一号、淡马茶坊等品牌,以更新鲜、更有特色的餐饮矩阵更新,强化了对周边消费者的吸引力。


新开业的淡马茶坊、新发现
另一方面,扩大的客群基数也给项目的零售、配套品牌带来了更明确的发力方向。
项目两周年时引入的源氏木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取得了近700万的销售额,直观地反映了周边家庭客群的支持力度。
今年新引进的巴拉巴拉、三星、老庙、蘭泰式按摩等居民们喜爱的品牌,也建立在了充分的消费者调研基础上,回应了市场的真实有效需求。


新开业的三星、老庙
在和项目团队的交流中,我还收获到这样一则情报:
目前,项目打造的影院已在筹备开业当中;下半年,漕河泾印象城还将结合到期铺位的调整,带来更多户外生活方式、国潮文创品牌方向的呈现,甚至还在规划拓展剧场等文化类业态,将消费者对“情绪价值”的需求,贯彻到底。

聚焦全局生态
链接持续强化
三年以来,漕河泾印象城的运营团队和业主方漕河泾集团紧密携手,不断巩固着职场人士基本盘,也让吸引来的社区居民们“扎根”在此。
通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实践,将“轻资产”的合作,变成了陪伴,甚至赋能整个区域共同发展的“强链接”。
这不仅体现在项目与园区企业之间日益频繁和深入的互动——
漕河泾印象城通过打造“早餐地图”,并牵头场内品牌,与面向企业员工的用餐APP“悠饭”平台进行合作,为漕河泾开发区内的企业提供定制团餐服务,多渠道创造便捷、高效的用餐保障。

行走在漕河泾印象城内的消费者们
近期项目又联合漕河泾开发区,围绕着开发区40周年运动嘉年华活动,让INTO人偶走进园区。通过INTO飞盘、INTO充电宝、INTO手机气囊支架等实用周边派送等形式,带来更近距离、也更丰富的“上班福利”、“下班生活”。


现身漕河泾开发区40周年运动嘉年华活动的INTO
也体现在园区产业特色为项目提升所构建的“良性循环”。
3月,漕河泾开发区在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漕河泾同期活动中提及,将在漕河泾印象城探索打造新一代人机交互设计、体验和迭代中心,构建元宇宙人机交互示范应用高地,携手共进数字化变革时代。

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漕河泾同期活动
更体现在官方合作之外,漕河泾印象城对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和区域之间所创造的“生态链接”。
早在2022年时,漕河泾印象城便推出“不能只让我们的顾客在这里立业,还得让他们在这里成家!”的“心漕澎湃”交友派对活动,以融合年轻人关注的话题和生活方式的聚会,让职场人士的“相亲局”不再尴尬。
今年,这个聚焦职场人士社交的活动IP“心漕澎湃”迎来了2.0升级——
全新谈得“龙”系列,通过艺术家联动、社群共创、脱口秀引入、全新生活方式快闪等策略,迭代丰富社交体验,让职场人士也能在工作之外更便捷地接触时下潮流热点。


漕河泾印象城“心漕澎湃”2.0系列活动
作为地铁上盖的商业项目,漕河泾印象城也天然是周围居民上下班和周末休闲的“必经入口”。
他们一步步见证着项目这三年来的变迁和发展,也纷纷在大众点评和小红书主流社交平台上,留下了充满真情实感的好评:
“漕河泾印象城,我的快乐老家”、“附近属于很好的商场”、“夸一夸项目的保洁”、“负一楼的美食街绝对是美食届的天花板”等等。


陪伴着项目成长的消费者也成为了忠实的粉丝
对于园区和居民而言,漕河泾印象城和他们共同拥有了一段属于彼此的生活和社交记忆;而漕河泾印象城,也俨然成为了能够链接大家,在共情中创造无限积极可能性的“家人”。

结语
购物中心开业三年,经历了最初的充满干劲筹备期,到“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新鲜感开业期,之后又该如何前进?
漕河泾印象城选择的是,夯实基础并持续稳健向上生长。
市场的反馈,也正是对他们的积极回馈——三周年活动期间(5.17-5.26),漕河泾印象城以不到6万平米的小体量,取得了总客流近35万,总销售额约2,130万的强势成绩。

漕河泾印象城三周年活动现场
这些数据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因为有了被承包的早中晚餐,被调动的松弛工作情绪,才使得日益挑剔的职场人士与漕河泾印象城之间变得更为默契;
也正是对话过一批又一批真实而具体的客户,访谈过一家又一家深耕园区的企业,才让漕河泾印象城也愈加懂得周边的消费客群。

漕河泾印象城三周年活动现场
这些数据也不只是经济效益的证明。
漕河泾印象城这三年以来的生长,为区域生态所赋予的“精神共鸣”和“记忆共生”,也使其成为了当下“孤独焦虑”时代中的一种精神支持般的存在,让职场人士在面临“晋升还是跳槽”等迷茫时,能获得些许得以喘息的缝隙。

漕河泾印象城“心漕澎湃”2.0系列活动
这些数据更不是宣告高潮和结束的终点。
漕河泾印象城作为印力上海和国企第一个合作的轻资产项目,其运营效益的提升和配合默契的增长,都加速了印力上海轻资产合作规模的扩张——
从丰尚国际生活中心、莘庄维璟印象城、AI PLAZA西岸凤巢、森兰商都的落地运营,到正在筹备中的宝乐汇印象城(调改)、森兰印象城、与浦发集团合作的三座项目等,都将成为未来印力上海新的增长点,与都市活力的新源泉。
三周年,结束了新鲜感,但也夯实了融入感,更解锁了“共情力”,再出发的征途,我想,一定是坚定而可期!
THE END

Sakura
梅丽号编外船员

商务合作
识别二维码
案例洞察
上海 | INS复兴 · Apple Store · HAUS NOWHERE
上海 | ifc · 环宇城MAX · 荟聚 · 瑞虹天地太阳宫
广州 | 太古汇 · 东山口 · 保利广场 · 太子湾花园城
日本 | Forestgate代官山 · 新风馆 · 横滨红砖仓库
韩国 | Hyundai Seoul
行业风向
趋势 | 00后 · MBTI · 二次元 · 小红书 · AI
人物心语
米其林星厨 | Gordon Ramsay · LING LONG
品牌主理人 | OLEADA · 凡几 · 上森派系 · 超级种子
职场故事 | 太古招商 · 太古工程 · 华润招商 · K11管培
低碳消费
Project Earth · 智慧建筑 · 再调适

合作咨询,扫码添加“Mall先生”微信号
用专业与创新,
推动商业的多维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