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动图进入CRR小程序
获取为数不多的纸质版2022年度报告

2022年底,消费市场还未完全复苏,奉贤天街逆势开业。
整体招商率和品牌同步开业率均达100%,超250家品牌中,区域首进品牌达到50%,初次登场就让市场见识到奉贤的商业活力。
短短一年间,奉贤天街持续引入高品质商户和区域首店,并策划落地了多场活动,全方位的满足区域品质生活消费所需,不少消费者感慨「这是奉贤最好的商场」。
项目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成绩单也十分抢眼:
奉贤天街2023年全年客流1840万人次,全年销售额15.96亿元。2024年元旦3天假期,奉贤天街总客流达22.3万人次,总销售额超2917万元。

时值新的一年开始,奉贤天街刷新定位「奉贤品质商业地标」,显露出不满足于仅填补商圈空白的雄心。

新城空档握手成熟天街
龙湖与奉贤的「双向奔赴」
2022年下半年,龙湖在上海连开两座天街(金汇天街和奉贤天街),并加速了轻资产运营步伐:
2023年12月23日,上海首个轻资产项目——江湾里MEET678开业;
2022年10月,第二个轻资产项目奉贤嘉园坊奠基;
2023年8月,龙湖商业与临港松江科技城达成管理协议,正式签约龙湖上海云廊项目。
不仅如此,龙湖在奉贤新城布局的三大住宅项目龙湖·春江天玺、春江天越、春江天曜也先后售罄,龙湖冠寓奉贤天街店与奉贤天街同步开业。

在奉贤新城同时重仓规划住宅和商业两大业务板块,龙湖先行布局的策略展示了对奉贤新城未来发展的信心。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五大新城」明确定位「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奉贤位于上海正南方,遥望杭州湾。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奉贤立足「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的发展目标,着力打造环杭州湾发展廊道上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独特生态禀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自「十四五」以来,处于时代发展风口的奉贤新城,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在交通层面,轨交15号线南延伸段、市域铁路南枫线一期工程、S4公路奉浦东桥工程先后开工以及骨干公交线路「海湾快线」开通运营,不仅提升奉贤全域交通便捷度,也进一步拉近了奉贤新城与上海中心城区以及长三角间的距离。
规划中嘉闵高架将南延伸到奉贤区,未来可能成为连接奉贤区和上海虹桥站的直接通道。

在产业层面,继「东方美谷」后,智能网联汽车、数智新经济、化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正在加速崛起。
在教育配套层面,随着格致中学、上海中学国际部、世界外国语学校奉贤校区相继落户,加上百年老校奉贤中学,奉贤如今也是「名校济济」。
在医疗资源层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国妇婴奉贤院区、以及在建的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和复旦儿科医院奉贤院区,共同构成强大的医疗网络,涵盖了全龄段和各个专科的医疗需求。
在文化艺术层面,奉贤第一座全国A级剧场「九棵树」、奉贤博物馆、地标建筑「上海之鱼」、言子书院等一批高品质、高能级的公建项目提升了奉贤新城的整体吸引力。
交通、产业、配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显著增强了奉贤对于优质人口的「引力值」。
根据2035总规,奉贤新城未来将集聚百万常住人口,计划每年导入约4万人。人口增长的趋势带动了整个奉贤新城的发展活力,2023年奉贤土地市场交易量位居五大新城第一。
作为国内TOD模式的先行者,龙湖将成熟的TOD开发经验带进奉贤。
奉贤天街是奉贤新城首个地铁+公交的双枢纽TOD商业,贯通10余条线路,交通通达性日臻完善,与周边区域形成更加紧密的联动,极高的商业价值也吸引了一众优质品牌跟随天街首进奉贤。
奉贤天街的开业,不仅是对整个奉贤商业市场的填补和升级,更显著拉动了区域内的消费力,为奉贤新城的整体商业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周年正值「赏味期」
餐饮发力已经初见成效
果不其然,龙湖天街出品稳定,奉贤天街开业首年成绩不错。

*周年庆期间客流量
在周年庆期间(9.29-9.30),不少品牌包括华为、REYIBO、荣耀、周大福荟馆、爱婴室、阿玛施、李宁、星乐荟、皇粤珍、呷哺呷哺销售额业绩荣登上海第一。
此外,星轶影城销售额位列南上海第一,薛记炒货开业首日业绩上海第一,东盛在五一假期间销售额跻身上海前五。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龙湖商业扎实的运营,我们尝试通过首进品牌、活动运营、空间营造三个方面对奉贤天街首年进行完整复盘。
一是餐饮占比高达30%,不仅品牌阵容强大,包括星巴克臻选、Wagas、一绪寿喜烧、姚稷大铁锅、捞王、湊湊、家府潮汕菜等知名餐饮品牌,更是细分品类丰富,涵盖不同消费时段,提供多元消费场景体验。
二是区域首进品牌过半,除了餐饮外,不乏MUJI无印良品、Calvin Klein Jeans、CHUU、HAZZYS、THE NORTH FACE、ERDOS等零售品牌,展现出奉贤天街不俗的商业吸引力。
奉贤天街的招商策略向我们展示了龙湖商业的稳健,以刚需餐饮业态为出发点,通过引进多样化餐饮品牌,作为稳固客流的核心策略,同时加码首进品牌比例,伴随着高话题度和热度,吸引品牌种粉和寻求新鲜体验的消费者,以此提升商业活跃度。
众所周知,龙湖商业具有极强的节事活动运营实力和资源优势,而奉贤天街对于这些优势挖掘和盘活的能力,表现非常突出。
2023年,基于「南上海潮尚生活新地标」的定位,奉贤天街全年共打造了4场重磅PR活动,包括5月贤趣青年节、6月66欢抢节、9月无限热爱音乐节和11月芭鲨女孩上海首展,并围绕「潮流」标签塑造项目3个主力IP,分别是:活动线——X音乐节+N、潮玩线——龙小湖FX3800号、时尚线——芭鲨女孩。
可以看到,奉贤天街对于城市级IP事件的策划能力可圈可点。
一方面聚焦品质客群,抓住他们的喜好,另一方面围绕社交空间,通过举办音乐季、明星见面会、联名IP和文创非遗活动等,既结合本土文化又引领城市潮流,丰富奉贤地区居民的生活内容。
纵观奉贤新城商圈格局,现有商业体多为小体量为主。与奉贤天街体量不相上下的南桥百联,开业超过10年,以百货业态为主。
奉贤天街以社交场景空间营造的方式,将业态、空间、场景相结合。
奉贤天街善通过极致的空间打造来为消费者制造体验记忆,例如1F酒食肆街区(94th街区)主题空间,引进品质社交餐饮,形成集社交互动和夜生活娱乐于一体的氛围。
2F露营实验室,B1下沉广场时光Park,屋顶醒目的8米高「定制版龙小湖」(代号:FX3800号)形象雕塑,以及场内外一系列的龙小湖形象的场景打造,加深消费者对于天街品牌的深度链接。

*8米高「定制版龙小湖」(代号:FX3800号)

从潮尚生活到品质生活
零售后继加冕商业地标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奉贤天街的定位从开业时「南上海潮尚生活新地标」正式刷新为「奉贤品质商业地标」。
其一,项目开业时的定位是基于周边年轻群体的特点:追逐新鲜、热爱社交。
奉贤天街专注于深耕目标客群本身的需求,经过一年的沉淀,项目从「潮尚生活」到「品质生活」,预示着新的运营年奉贤天街开始提档升级。

*年轻客群意境图 | 图源unsplash
其二,到访客群中,60%的客流来自奉贤本地,辐射范围涵盖奉贤全域。其中,核心1公里渗透度超过50%。要知道奉贤天街所在南桥是奉贤居民心目中的「市中心」,且南桥一带以改善型住宅为主,聚拢一批奉贤本地优质客群和新上海人群体。
基于数量庞大的本地消费者群体,项目的定位更加聚焦,显示出奉贤天街更专注于商业内容纵深向发力,立足奉贤本土的务实态度。

一方面,从「空间主题化」升维至「社交场景化」。在各楼层原有的主题空间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业态及品牌布局打造垂直界面的互动社交空间。
另一方面,从「餐饮稳固基本盘」到「零售提档破局」。在招调层面,逐步提高零售占比,提升品牌级次。
1F将进一步引进品质社交餐饮,强化「酒食肆街区(94th街区)」的社交属性,意在打造一个奉贤休闲社交目的地。
此外,在品牌层面,通过引进高化集合店、精品零售等品牌,继续坚守品质定位。同时,持续引进并升级品质品牌和时尚元素,确保项目品质地位不断刷新。
2F将更多引进设计师女装,并逐步优化休闲运动服饰品类,实现整体提档。此外,该层还打造了「露营实验室」,烘托露营氛围并不定时举办沙龙活动。

3F将进一步优化体验配套业态,丰富细分品类,提升品质生活的趣味性。
4F的核心目标是巩固餐饮业态的核心优势地位,积极引进首店品牌,构建「必吃榜单」矩阵,形成饕餮盛宴的市场地位,提升商业竞争力。
B1品牌焕新思路是确保餐饮品牌紧跟市场风向,持续更新升级品牌组合,保证新鲜度。其次,在下沉广场时光Park的南北两侧区域形成明显空间主题区隔,其中北侧主打时尚秀场、南侧主打活力公园,营造「运动+时尚」的场景氛围。

坦白说,对于刚过完周岁生日的奉贤天街而言,这波改造提档的力度不小,侧面亦印证了龙湖商业对于奉贤新城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积极回应。

值得关注的是,在营销活动层面,奉贤天街今年将深入挖掘并结合奉贤在地文化资源,尤其在传统和融合非遗方面下功夫,通过实现「商业+文化」和「商业+艺术」的跨界联动,提升商业文化的吸引力。
奉贤作为沪剧的发源地之一,上海奉贤天街联动上海市文旅局、奉贤博物馆、奉贤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等公共文化机构,通过「非遗」、「戏剧」、「奉贤博物馆联名新春文创」等,共同打造一场独一无二的庙会盛宴,让悠长绵延的唱腔,在新潮的商业空间里产生回响。
总的来说,庙会活动为奉贤天街今年整年的活动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成为项目的强大文化支点,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空间场景和情感体验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刷新了奉贤新城的城市文化封面。
随着奉贤新城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新的市场动力为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多高素质人群,为商业提供极大增长潜力。
可以看到,在奉贤板块,龙湖先手入场占领这块商业蓝海,采取「轻重并举」模式,初步形成网格化布局。展望未来,我们也十分期待龙湖继续在空间维度多重创新,与品牌携手焕新,引领奉贤商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