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是保利商业产品线并不多,其次这个项目体量也不大,只有2万多方,心想可能就是保利住宅和公寓的配套商业。
加上是五号线地铁直达,也算是标准的地铁上盖,仅此而已。
但去杭州出差的路上特意去现场看了看,还是挺意外的。
这里,不是传统印象里压在一众塔楼底下的社区底商,而是改造了建筑结构,做成了带下沉广场的商业街区,让整个项目通透了很多。
同时招引了100多个优质品牌,不仅有星巴克、肯德基、霸王茶姬这样的知名连锁,还有livehouse、木墨·新造、跳海酒馆,加上MAMA精致川菜、一品脱、灰爐牛排馆、武林虾客、来日可期、风雨喫茶、TIME PAZZLE露营集合店、闲逛画廊BALADE GALLERY、KUYE·裤爷炼金室、ZETA PET泽塔宠物等等,不少店是滨江和杭州独一家,而且氛围营造非常有调性。
实际上杭州并不盛产优质的商业街区,这个项目在保利的体系里也少见,算是比较优质的非标项目。
一句话总结它,是「社区底商的基因,特色街区的呈现。」究其亮点之处,我用三个方面来展开。

不局限于社区商业的定位,保利时光里靠着区域的价值放大了自己的价值。
毕竟这附近是杭州互联网企业及产业园区最集中的区域,网易、阿里巴巴、新华三、华为、快手游戏部等,80%以上的客群是年轻办公人群,所以要在这些人群中找到了自己在商圈中的定位——够年轻、够互联网、够社群。
也正是因为周边的客群足够精准,才让这个项目有这么大底气,按照主理人商业的路径重新打造一个更符合年轻人喜欢的场所。

这个项目最大的看点就是上面提到的「主理人品牌」。
「主理人」这个词即便我们已经讲到厌倦,却不得不承认,主理人品牌的独特性与号召性在很多项目上确实有效。
但认真地说,大部分主理人品牌(3家店以内),实际承租能力一般,这些是需要项目本身通过政策及一些让利来实现合作,所以对项目来说盈利方面会有一些影响。
这个项目比较讨巧,既想要追求调性,也需要保证有盈利的运营。
在对街区的结构和定位做了调整以后,外街展示面比较好的地方都招了主理人品牌,从现场这些品牌的装修来看,投入比较重,效果也不错。
比如有杭州高等级的宠物店和银饰店,KUYE·裤爷炼金室这家店很有意思,一家复古风很重的银饰店,当天拍摄的下午(下雨天)店里坐满了年轻人。
在总体110家的品牌中,覆盖了精品美食、酒咖文化、艺术文创、运动健康等领域,B1层内部空间,有7-11便利店、肯德基等这类丰富的大众化餐饮,满足周边的日常所需。
而用来提升品质感的主理人品牌占比有10%左右,这个比例是比较健康的。

常规类的社区底商,要么品牌单调、要么杂乱,更不用提有做活动的空间了。
这里把两边店铺排开,打造了比较宽阔的台阶,中间下沉,营造出山谷和山峰的层次感。
而且中间下沉的广场预留了做大型户外活动的空间,现场也能看到有之前做活动的痕迹。毕竟是给年轻群体打造的场所,有台阶可以坐、有电子大屏可以看,小场地就能够做得有声有色。
听项目方的介绍,今后会主要和主理人品牌们联动,在此做不同主题的活动。
等我离开时大约是傍晚近6点,陆陆续续的客流也开始涌入,能想象到周围园区下班赶过来的人们,接下来会在这里度过一个怎样的夜晚,是一人独饮,还是一群人的狂欢?
杭州是电商极其发达的城市,但我总有种感觉,正因为线上几乎可以买到一切,线下商业的体验和温度,才更有它珍贵且难以代替的地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