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商业地产志10个月前更新 admin
203 0 0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2023中国商业地产发展报告》正在发售

点击上方LOGO进入小程序了解详情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户外风越吹越大的当下,urban outdoor的商业逻辑已经在场景与内容层面走到了一个发展瓶颈。

为了跳出这种瓶颈,先于中国进入理性户外热潮期的日本,已经创生出了多样化的解题思路。

比如,在1998年日本冬奥会举办地的长野县白马村,snow peak开了一座真正在野外的「Snow Peak LAND STATION HAKUBA」复合型体验式商业,成为近年来日本名声鹊起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2020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的「Snow Peak LAND STATION HAKUBA」| 图据网络


虽然不是人人都可以把商业建在「雪山脚下」,不过,在「山脚下」似乎未尝不可能。

昨天,位于苏州高新区大阳山板块,面积约11.2万方,南侧拥有超2万方草坪,紧邻苏州乐园森林世界与水世界的商业,正式对外揭晓案名——主打自然乐园式商业的「外野」,与英文案名WIDE WILD既谐音又谐义,品牌故事线由此开始站稳脚跟。


外野的路子也确实是野:第一次亮相,就在户外南广场搞了个《足够野,才足够户外的主题对谈。

现场对谈的,也是一群「野人:山野咖啡主理人、资深驴友王飞,ori design主理人/开吉茶馆创意总监Jart,Abusolutely主理人阿布,睿跑学院品牌主理人、资深户外运动爱好者安迪,以及山系文化线下首店GOEASY主理人李想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这场活动在「外野」南广场上,搞出了一场无需刻意打造就能一秒沉浸其中的夏日户外嘉年华名场面——天然的草坪,自然的水景,以及直接能够看到的苏州乐园过山车,组合成独特的审美景观。

在这样的场景里,青草香和山风给身体留下的记忆无比真实,以至于成为我在近几年参加的项目活动之中,印象最为鲜活的一次。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南翔印象城MEGA、松江印象城这样的大体量商业,到AI PLAZA西岸凤巢、上海龙华会这样的非标项目,如今再到和苏高新股份携手打造的苏州外野,印力上海这个长期不按套路出牌的团队,似乎在营造项目品牌层面,又一次开辟了新赛道。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我再一次作为深度记录者,记录这个「野路子团队」的又一次成长。

不同的是,这是我这个20多年的骨灰级户外爱好者,最有兴趣下笔的一次。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案名不仅野性
还相当有野心


这次,外野首先吸引我的,依然是案名。


从其区位来看,外野坐落于苏州城西的大阳山脚下。


大阳山,素有苏州「城市绿肺」之称,横贯高新区腹地,绵延20公里,山峦起伏,草木葱茏,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守护着曾经的吴国之都,被古人誉为「吴之镇山」。


外野背靠这片天然的静谧山野,西临碧波万顷的太湖,且毗邻苏州乐园,群山和大片绿野环绕中,是人们日常抽离城市生活亲近自然的理想之地。

可以理解为,从苏州乐园森林世界到大阳山森林公园,都是外野天然拥有的超大「延展空间」。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因此,英文WIDE(直译为宽广的、广阔的,指向项目的空间属性)成为案名中第一个出现在大家脑海中的词汇——巨量的户外空间难道不就是项目最大的特征么?


随之而来的WILD(包含野生的、狂野的、自由的意思,进一步强调项目的定位),与WIDE仅一个字母只差,极好地表达了项目的「野性」,并且与WIDE形成了非常有意思的组合。


WIDE和WILD都是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形容词的两个英文单词,因此,读者对这个组合的理解既可以是前者修饰后者,也可以两者并列,甚至记反了也是可以的。


这种随机感自然态,是我在之前所有的项目案名之中所不曾见到的。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与先有中文案名、后有英文译名的前辈们相比,WIDE WILD确实是一个「很野」的项目。

但再往下思考,中文案名「外野」一下子就有feel了:

对应起来看,WIDE和「外」字谐音,WILD和「野」谐义,「野外」强调外,「外野」强调野,力量与内核都有了,是真的精妙。

进一步,从字面上来看,「外」具有外部、外界、超出常规的含义,表达了一种开放的、广阔的状态;而「野」则具有野外、原野、自由奔放的意境,代表了对自然和自由的追求。

WIDE WILD与外野在发音上巧妙谐音,在意义上完美契合,直接让人联想到自然和户外,且寓意不仅指地理空间上的野外,更是象征着一种自由奔放,拥抱自然的境界。

外野的气质也是其核心优势在于其真实的自然场景,由此而产生的户外体验正是消费者与品牌的核心触达点。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如此看来,外野全然超脱于项目本身,更像是一个泛户外运动厂牌。

进一步来看,外野二字也精准传递了品牌的深度

TA不只是在大阳山生根发芽,也会从固定的场所「走出去」,走向更WIDE的野外。

由此看来,外野的案名不仅很野性,还相当有野心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这里的野心并非贬义,而是代表着一种勇敢探索的精神和不断创新的动力。

在当下商业环境中,正是这种敢于梦想,敢于创新的野心,推动行业向前。

对于产品的命名上,苏高新股份和印力上海并没有简单地把「印象城」这样成熟的品牌直接套用,而是充分考虑到项目自身的特殊区位及品牌后续成长性,创造了全新的名称「外野」,体现了操盘团队对项目的深刻思考和精准定位。

这也是印力上海继AI PLAZA(滨江商业)和龙华会(寺庙商业)之后,又一个全新的野路子作品:外野(乐园商业)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创新商业给消费者带来独特体验的背后是操盘团队敢于挑战从0到1的品牌塑造,这无疑是一个大胆而充满挑战的决定,而这种勇于不断打破自己的精神,值得respect。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再好的建筑设计

也不敌咫尺山脊


于品牌层面,「外野」激发了极大的想象力。

落到项目层面,外野依托独特的文旅禀赋,以最真实的自然户外为背景与商业场景融合,将品牌理念切实转化为丰富且充满活力的空间体验。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高新区坐拥丰富的山水资源,56座山体和28公里太湖岸线共同构成了不可多得的生态优势。

其中,国家4A级景区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更是高新区的城市几何绿心。

近年来,高新区凭借区域优势,积极开拓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苏州乐园森林世界和水世界、大阳山植物园、天池山风景名胜区、文殊寺、树山景区等,片区年游客量达700-800万人次

外野位于苏州乐园森林世界西北角,紧邻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

吸引大批户外运动爱好者,从登山、骑行、徒步到露营等,各种户外体验都能在这里探寻。

外野要做的就是通过自然乐园式商业场景和超2万方的天然草坪有组织的安排大家「野在外头」。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在苏州话中「野」就是「玩」,「在外头玩得太开心都忘记了回家」,便是「外野」想要传达的理念:城市中的野趣——「野外开耍,玩在外野」!

外野定位一派全新的自然乐园式商业,在苏州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都展现出极高的创新性与新鲜度。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图据网络


「自然即场景」是外野的核心优势,为未来开展户外体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外野总建筑面积约11.2万方,商业楼层分布在L1-L4。

建筑立面采用层层退台设计,提升视觉层次感的同时,也为每一层的露台提供开阔视野,能够一览周围自然与过山车的场景。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可以看到,外野正在极力做「大自然的延展」,消弭场域界限,塑造开放自由的体验感。

商业规划

外野将以四大空间百余个品牌组合,引进30%以上很「野」的品牌首店、创新概念店、主题形象店、特色主理人店等,70%满足多元消费场景「野」很好的品牌矩阵。

同时,布局以户外运动为核心的零售与品质餐饮,叠加围绕文旅主题打造的娱乐与体验,辐射周边住宅、办公及长三角的户外体验官。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据悉,「外野」已与多个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包括江苏首家必胜客乐园主题概念店、苏州首个室内海洋探索馆、苏州首家萌宠旅拍爱宠游、西苏州首家星聚会、西苏州首店OCE等实力品牌,形成首批合作业态矩阵。

服务

随着户外从小众爱好破圈向大众生活,行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暴露,比如配套设施不足、缺乏专业服务、运动安全保障不完善等等。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作为户外生态的商业服务者,外野除了项目内部的传统零售内容之外,其还将在外部空间与专业品牌团队合作,系统化打造多种户外运动配套设施,例如骑行驿站、自行车自助维修站、淋浴间、更衣室等,将重点精力投入到如何满足户外爱好者的真实需求上。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在我印象中,外野应该是商业地产领域首个提出「户外爱好者驿站」的项目,作为户外爱好者,我本人对此充满期待。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Mall只是肉身

Brand才是灵魂


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为了打破同质化现象,购物中心通常在建筑设计、场景营造和首店引进方面倾力。

然而,外野则选择从品牌塑造着手。

在项目落地之前,外野通过「自然即场景」的先天优势以及精准卡位户外专业服务缺失这一痛点,引发户外运动爱好者情感共鸣。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让他们在真正看到Mall之前,就已经对品牌形成清晰认知:外野不仅是Mall,也是一个泛户外商业品牌,TA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自由和自然的追求。

可以说,外野的策略是具有前瞻性的。

它展示了一种新的可行性,即通过品牌概念的先行引导,使项目在正式落地之前就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扎根。

这种做法显然不同于常规商场推广策略,也是外野差异化品牌战略的体现。

其愿景在于外野不止满足于打造一个Mall,而是更看重在更高的品牌层面创造独特价值。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其塑造品牌的意义也不仅限于服务当前的项目,而是着眼于长期的品牌影响力

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具有极大的扩展潜力和想象空间。

不仅是可以跨越物理边界,将「野外开耍,玩在外野」的概念带到更广阔的野外,其品牌未来应用场景也可以更加多元,除了购物中心外,还可以延伸至其他形式商业空间,比如户外品牌体验中心、户外主题度假村等等。

品牌发布会只是序幕,真正的考验是将外野的品牌精神深植于项目的每一个细节,最终打造出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品牌生态系统。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之后,我们更期待的是外野如何将空间优势转化为独特的用户体验。


写在最后:

文初提到的「Snow Peak LAND STATION HAKUBA」,大抵是外野最可能呈现的一种状态:跳出urban outdoor的诸多限制,不再被人造景观束缚手脚,直接将内容本体放置于山间,让大自然成为最具冲击力的场景。

而超大的户外草坪空间、简单快乐的苏州乐园与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这样的「极致延展性」,又让外野在未来的内容运营上,拥有极其强大的载体,想象空间非常大。

同时,将尽可能完善的户外爱好者功能性设施进行项目周边的体系化配套,将项目的角色精准地定位到「支持者」和「服务者」的角度,也是外野在此次发布会上释放出的极具使命感的愿景信息。

这样的项目,目前国内尚属空白。

我相信,如果外野未来能够兑现这一系列的规划,这个瞄准成为商业地产领域泛户外定位的购物中心厂牌,一定不会差。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商业的路子越来越「野」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进入全国商业小声哔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