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凭借令人向往的鼓浪屿、集美学村等地标,多年来,厦门已经在中国年轻人心中埋下一颗浪漫主义的种子。
但与厦门卓越的文艺气质与浪漫主义情怀难以匹配的,是在商业维度优秀的「属地化内容表达者」。
从目前商业对城市的气质表达来看,除了一些少见的非标商业能够做到如此神韵,在惯性思维里,我们实际很难对成熟产品线抱有类似预期。
但是观察来看,去年首次亮相的厦门大悦城似乎就在一点点打破这种惯性思维,原因有三:
一来,TA在大悦城的年轻潮流底色中加注了更多浪漫文艺气质,直接将项目定位于「滨海文艺浪漫地标」;
二来,其先期亮相即首发一批首进品牌,使岛外消费者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并紧接着于3月28日再次宣发了一波餐饮品牌;
第三,大悦城所在的集美新城去年升级为「集美中央活力区CAZ」,周边艺术文化资源与国际接轨,且对年轻客群有极强的号召力,项目对这一点看得很深,下的功夫也很真。
从情感与情绪上,这座大悦城,都仿佛是厦门商业专属的「白月光」。

而在3月底刚刚结束的2023CSVB中国商场价值榜颁奖典礼上,厦门大悦城将「未来商业大奖」银奖收入囊中。
此外,其还获得了万商俱乐部2024年度最期待影响力商业TOP30,以及中购联购物中心行业2023年度星秀榜—2024待开业购物中心星秀榜,在B端理性论证了自己的市场价值与行业分量。
事实上,随着集美新城中央活力区配套资源完善,即将迎来正式开业的厦门大悦城,也似乎逐渐找到了和在地消费者共振的频率。
当理性的成熟产品线开始关注感性的市场情绪,有没有可能在标准化产品创新的迷雾中,蹚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去年7月,拥有海岛版本的厦门大悦城第一次在B端亮相。大悦城首进厦门,选择了深度的「入乡随俗」。
厦门城市风貌自然是「不俗」的。这里既有海岛的稀缺资源,也有身为新一线城市富庶经济的滋养。
而集美区本就是厦门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之一,落位「集美中央活力区CAZ」后,厦门大悦城也拥有了成为「岛外商业白月光」的潜质。
一方面,厦门大悦城给人的直观印象是,不仅在颜值上吸收了闽南建筑的风格,更在逐渐汲取厦门商业的气质。

项目周遭环境如同一个更为「浓缩」的厦门资源集合地:
目前,集美新城软件园及杏林湾CBD已引入20万+智识人才,超过10,000家企业入驻;
去年年末,集美新城大学城文体中心建设迎来封顶,建成后周边市民又将多一个学习休闲的场所,与区域内15万+高校学子紧密联动;

设计界的「奥斯卡」,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新馆于2023年11月开馆,落位集美新城诚毅商务国际中心,是红点落下的全球第三座、国内唯一一座红点设计博物馆,将以设计赋能区域发展。
项目1.5公里内,有近期很火的「最美海上自行车道」,众多户外骑行爱好者争相打卡,沿途的园博苑、集美新城高楼景致美不胜收……
*厦门杏林湾2.6km海上自行车道|图据网络
去年,由政府牵头举办的首届青年潮玩节、集美欢乐购、首届集美中央活力区(CAZ)环湾骑行活动、两岸研学体验营、「听见集美」厦门集美学村音乐SHOW轮番上演……以更为精致的活动资源、切实投入的消费资源,拉动青年文化与商业共生。
骑行、时尚、文艺等可用以聚客的细分路径,目前都能与区域内天然的场馆与设施达成联动,加上青年活力十足的营商环境,将极大程度延展厦门大悦城可触达的年轻圈层。
另一方面,从模仿建筑其形,到引领「白月光」其神。厦门大悦城「走入消费者心里」的动作,最近越来越具象了。
去年,厦门大悦城策划的一系列城市共创活动,正在一步步落地。
举例来看,去年11月亮相的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新馆一开馆便成为了厦门大悦城的「灵感·新生」品牌沙龙举办地。

后来项目还陆续发起了JOY TALK系列推文,与部分知名品牌主理人、厦门本土品牌的年轻创始人对谈,了解他们关于年轻人、关于厦门商业的看法,期待与厦门年轻消费群体达成潜在共识。
集美区去年成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区,致力于在创业就业、生活成长等维度,培育更多年轻的新厦门人。
与这样的目标类似,厦门大悦城的落位和定位一直在与集美区「双向奔赴」。
合拍十分关键,厦门大悦城也在努力把自身和「城市代表性」挂钩,目标高度一致,需要把年轻人留在这里。
厦门是浪漫的,也引导着厦门大悦城最终确认了「滨海文艺浪漫地标」这样充满想象力的定位。
除了传神,在商业内容的打造上又如何体现独特?或者换句话说——年轻人的「白月光」,到底长什么样?
一方面,消费审美需要引领而非随波逐流,这是底色。
围绕「城市首发」、「新潮时尚」、「文艺浪漫」、「品质社交」四大核心运营关键词,厦门大悦城还有以下看点。
首先,保持大悦城品牌底色,将成为「厦门IP收割机」。
自静安大悦城起始,大悦城便牢牢掌握了IP活动这一年轻力流量法则,「IP引力」如今已是大悦城独当一面、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

未来,厦门大悦城也将结合厦门的属地特色,围绕兴趣爱好极为细分和新潮的大学生群体,针对性引入文化艺术、先锋年轻IP等特色首进展览活动,丰富年轻消费者的日常。
其次,先发填充城市区域「首进餐饮」,让品牌更有引领性和丰富度。
厦门大悦城自筹开之初便强调品牌首店引进,项目预计集合280+品牌,其中60%首店、全新概念店及旗舰店。
近期,厦门大悦城亮相的品牌重点集中于餐饮板块,希望找到办公客群、年轻客群以及家庭亲子客群的最大公约数。
目前来看,入驻品牌在餐饮这一维度已经做到了品类细致且多元,品牌也是精心挑选。
例如去年官宣的四季椰林·海南椰子鸡福建首店/全新设计概念店,品牌坚持天然、主张本味,门店形象也结合厦门当地风采进行设计打造,独具一格;
3月28日官宣的蚂蚁洞厦门岛外首店/全新形象店,颠覆了传统烤肉模式,实现融合烤肉方式,在装修风格上注重「一店一风格」,致力于打造新式社交型品牌;
接下来,厦门大悦城还将从刚需业态出发,逐渐提升品牌层次和水平。
围绕「半日空间」、「半海空间」以及屋顶、外摆等特色场景,项目规划以70%首进餐饮品牌与差异化餐饮奠定基础,涵盖餐酒吧、LIVEHOUSE等年轻餐饮娱乐业态。
*厦门大悦城「半日空间」效果图
另一方面,顺应厦门商业欠缺的在地文化,这是特色。

海风不躁,一切刚好
相比热带岛屿的热辣滚烫,厦门更加温和,但又比普通的自然海岛多一些人文藻饰,因此才给善于前置性打造产品的大悦城,在摹画其神韵时得到启发。
集美新城不仅是厦门未来的经济增长极,也是未来厦门商业的第二增长极。
而如今的厦门大悦城,不仅有了城市的资源,也开始有了城市的「神韵」,像这座城市的「白月光」一样,将更加面面俱到的商业氛围感带给年轻人。

从厦门新开商业的维度来看,2023年新开业的如厦门星河COCO Park、海沧招商花园城等为数不多的10万方以上的项目,厦门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商业面积增长;
随着厦门大悦城等新项目的入市,厦门岛外更可能迎来惬意便捷的「商圈」氛围,岛内岛外的话语也将更为平衡。
但从年轻潮流这一维度上来讲,目前来看,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大悦城的市场引领性,将为厦门岛外商业在中高端层压下一块重要的砝码,助力厦门实现年轻客群的岛外回流。
*厦门大悦城项目效果图
靠土地增值的商业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以精细运营提升商业资产价值才是大势所趋。从大悦城的角度来讲,这也是一个恰好的机遇期。
厦门大悦城这个新案例,凸显出大悦城在规模化开发时代仍然坚守一城一策的品牌价值观,且更加注重不同语境下对于消费客群的维系。
在市场下行的背景下,去年年末开业的天府大悦城稳扎稳打,抓住了所在天府新区「公园」的特性,与本土资源方通力合作,依靠筹开活动在冲刺期蓄积了一大波新会员,助力其取得不错的开业成绩。
起调新颖、落地有声,是大悦城开启运营周期之前的能力,独家资源、打造城市级事件的优势也将伴随大悦城的新生。
据悉,厦门大悦城即将于今年Q3入市,我们也期待这弯「新月」,能够渐渐崭露头角。


